4006-01-9999 大学生村官
【导读】何晴:反腐“奇招”能否“出奇制胜”?,

  记者近日获悉,北京多个区县结合自身的特点各出“奇招”“狠招”遏制腐败,比如密云县建立干部监督员队伍,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7月23日 人民网) 

  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成为了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从中央大老虎到地方小苍蝇的罗马,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无不证明中央高压反腐的强烈决心,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反腐工作总体一片好转的态势下,仍有不少人拒绝不了利益的诱惑,顶风作案,将腐败转入地下,给腐败罩上厚厚的“隐形衣”。腐败逐渐升级的隐蔽性倒逼反腐的手段更新升级,各地区不得不出“奇招”、“狠招”来遏制腐败现象。 

  密云县在原有的监督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完善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同时加强对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建立由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大学生村官、社区负责人等组成的100名干部监督员队伍,定期向组织部门汇报监督情况,起初衷是好的,通过制度的完善,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让领导干部的活动处于公开透明状态,将权力真正装进制度的摇篮。 

  但是,专人监督的“奇招”能否真正发挥制度制定的初衷作用还需商榷。一方面,领导干部也是正常公民,确实也需要私人时间,如果所有私人时间都有专人跟随监督也确实可能会涉及到个人隐私,并且一些像吃饭、睡觉等不必要的时间让专人监督也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其次,雇佣100名干部监督队伍,又会增加一部分财政开支,并且领导干部人数也比较多,监督人员人数分配上也是问题,监督事项尚也没有明确标准,而作为监督队伍的成员,谁来监督他们也是问题;再次,干部监督队伍中的组成人员方面也值得商榷。退休干部、代表委员难免跟在职干部有联系,大学生村官、社区负责人可能本身就是归被监督的领导干部管理,而反过来再让他们监督未免不太现实,所以说监督的真实性也存在质疑。 

  为了达到反腐目的,花心思想办法是好事。然而为了“奇”而“出奇”未免就显得本末倒置了。反对腐败,制度监督是关键,但思想意识才是本质。“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党员干部自身意识到腐败的危害性,从意识上抵制腐败,才可以让腐败真正被打倒。(何晴)

 

(责任编辑:Wyatt)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招考
    • 备考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
    华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