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马牧镇两口村的群众依靠种植大葱,家家走上了富裕路,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葱种植专业村。
两口村地处马牧镇的西南部,全村人口1597人,占有耕地面积2400亩,人均占有耕地1.5亩,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行政村。2008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农民人均收入1800多元,被上级确定为贫困村。
怎样才能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彻底摆脱贫困呢?在马牧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村新一届两委班子成立后,本着“立足实际打基础,调整结构促民富”的工作思路,自筹资金,积极组织种田能手、土地承包大户赴山东寿光、章丘学习蔬菜种植技术。
“就是这次学习,彻底扭转了俺村群众的传统种植观念,也为俺村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促民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传海说,“章丘大葱,中外驰名。在我们学习时发现,该地的土壤、气候都与俺村的相似,只要掌握了人家的栽培技术,再订购上人家的优良葱种,我们照样也能发家致富!”
认准的事儿就要干下去。2009年7月,该村两委班子成员在支部书记王传海的带领下,自筹资金从山东章丘购来优良葱种,又花高薪从当地聘请一名技术人员指导大葱的技术栽培,带头在该村的一块50余亩的田地上搞起了试验种植。没想到的是,到了秋季大葱收获时,正赶上市场大葱价格上扬,每亩大葱去掉各种成本净赚8000多元。
“我们村党支部率先引进大葱搞示范性种植成功后,在俺村引起了轰动效应,大部分农户都愿加入到种植大葱行业中。从此,俺两口村村民不但摆脱了多年压在头上的贫困帽子,也一举成为远近盛名的‘大葱种植专业村'。”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传海激动地说。
立秋过后,“秋老虎”仍在发威。在两口村西南一块大约500多亩的田地里,67岁的葱农翟登领正头顶烈日在田间管理着葱苗。“俺目前已加入了村里的种葱专业合作社,3亩多地全部进行了入股,俺每年除去在合作社里务工收入外,光股份收入年底就有3万多元。”翟登领指着一根根嫩绿的葱苗说,“现在正是大葱的生长期,等到暑天已过,就该进行机械封垄了。到了10月份,大葱就该收获上市啦!”翟登领说,“记者同志,你别看现在根根大葱不起眼,等到了大葱成熟时节您再来看看,我保准一根大葱够您一家人吃上一天的。”
站在一旁的葱农王高勤接过话茬说:“俺村的大葱出了名的原因就是质量好、口感好。您猜猜,俺种的大葱一根能有多重?说出来能让你吓一跳,一根葱能长1米6高、2斤多重,而且略带甜味,还不辣,两口村大葱咋能恁有名气,就是质量好呗!”
据介绍,目前,该村已发展优质大葱1500多亩,平均亩产大葱10000多斤,亩均纯收入在8000元以上。仅此一项,该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7500元。种植大葱让农民脱了贫、致了富,同时也壮大了该村的集体经济。
“村民们种植大葱富裕起来后,我们村干部的工作也进行了转型,全力服务于葱农的种植、销售上。”该村党支部书记王传海说,“每到大葱销售季节,我们村班子成员一是搞好客户的接待,二是搞好大葱的销售服务,同时从中收取客商少量的交易费用。这样一来增加了村里的集体经济收入,二来也能为村民办点好事和实事,得到了广大群众支持。”谈起下步打算,这位40多岁的农村汉子憨厚地笑着说:“俺两口村有着传统的历史渊源,目前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正在对整个村子进行规划整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久的将来,两口村必将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展现给人们。”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
(责任编辑: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