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大学生村官
【导读】坚持,为了那些需要自己的人,大学生张强的故事,让我们想到了很多……除了“奉献”“无私”这样的字眼,我们还体味到了生命中“需要的滋味”。

  

  生命中那些“被需要”的故事

  大学生张强的故事,让我们想到了很多……除了“奉献”“无私”这样的字眼,我们还体味到了生命中“需要的滋味”。

  恍然发现,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细碎的疲惫的平凡的身影,他们一样在不停地奉献着,无私着,高尚着,但他们自己并不觉得。是的,他们认为这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彼此是一种需要,他们无法割断这其中的联系,互相都是一种依赖。所以,当我们把镜头对准了这些平凡的普通人,放大他们身上的光芒,看到一种隐藏在人世间的真情时,无法不为之动容。

  1 5年里,两次机会能离开却坚持留了下来因为实在舍不得那些村里人

  讲述人:刘学敏39岁阳曲县杨兴乡杨兴村党支部书记

  第一次想离开,是2012年。当时,我工作开展得有点困难,遇到了瓶颈。而且毕业三年,同学们都混得不错,状态越来越好,收入也越来越高,只有我还是老样子,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吧。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一家大型国企的招聘,没想到一路通过了笔试面试,还收到了录用通知。

  但就在报到的前一天,我决定还是留下来。没有别人想像中的老乡给送东西,临别流泪啥的特殊事情发生,就是觉得自己曾经为村里人设想的生活还没有实现,这样放弃太不爷们儿了。

  我所在的这个村在阳曲县的最西面,山里缺水,只能种一些抗旱的农作物。刚来的时候,村里户口上1000多人,真正住的只有三四百人,还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青壮年都到外面打工了,我们管这样的叫“386199部队”,人均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后来,“61”的孩子们长大了,“38”的妈妈就带着他们去乡里读书,“386199部队”成了“99部队”,严重缺劳动力。但越是这种情况,村里越需要发展经济。

  我来了以后,带村里人搞起了养猪业,还种了些经济作物,这些产业还没看到结果,实在不甘心半途而废。

  第二次机会是去年,当时我刚成家结了婚。因为村官工作繁琐,忙碌,照顾不到家里,为了让老婆跟着我不受罪,我参加了事业编制考试,考上了阳曲县民政局。政审什么的都通过了,也是在第二天就能去报到调档案的时候,我又一次动摇了。这次,还是没有人留我,反倒是知道我情况以后,不少村里人都劝我去民政局上班吧,村里太累了。

  我心里清楚他们不想我离开,养猪场开得不错,还有年轻人放弃了外面的工作,回到村里和我们一起又养起了羊,之前一切的付出正在看到希望。如果我离开了,再换个书记过来,可能又是一套新的方法,大家重新适应需要时间。但也是因为在一起这些年,他们对我有了感情,不忍心让我陪着继续吃苦,才劝我走。

  其实,我就是杨兴乡人,当初选择回村里当村官时,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我父母没办法接受他们辛苦供出来的大学生又回到村里。但是,他们不明白,我最想做的事情,其实就是改变家乡面貌,我想让自己的老乡们都过上好日子。在村里建厂子,搞经济建设,让外面的年轻人都回来工作,老人们有儿子养老,不用一把年纪还下地干活,村里孩子们不再留守,天天都能见到爸爸妈妈,在本村就有学上,不用一年级就去别的地方住校……

  基层工作不好做,但基层才是最需要有知识有实践经验的人,他们真的很需要大学生村官带来的新生力量。而我,我还年轻,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我是真的喜欢这份工作,看到因为我的到来,让村里人又有了希望,只有在这里我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2 作为自闭症孩子的母亲陪伴是无限期的因为孩子一刻也离不开你

  讲述人:裴女士,39岁

  6月17日,当记者走进位于太原市平阳路的方舟自闭症研究院时,在教室里,见到了很多正在做康复训练的孩子。他们的身边,都有家长陪伴着,当老师教授一些东西时,孩子们可能并不是很明白,反而是孩子的家长在点头,表示自己听懂了。这是一个漫长的教授过程,家长学会了,回家之后,还得继续教孩子,直到他们学会。

  儿子今年9岁,本该是上小学的年龄,他却还像是一个3岁的孩子,自理能力很差,吃喝拉撒,样样都需要人帮忙。

  照顾他,和别的孩子大不一样。他不会吃饭,饭喂到嘴里,顶多嚼一下就咽了。衣服不会穿,想上厕所的时候也不会说,经常往裤子里拉尿。反正正常这么大的孩子能自己办的事儿,他都不会。

  这就是我唯一的儿子,一个自闭症孩子。他不和人交流,不会和人打交道,不懂这个社会的交往规则。出门的时候,我从来不敢放开他的手让他自己走,因为他不会躲人,更不知道躲车。带他到公园,他也不会和小朋友玩,他可能只会上前不停地摸人家孩子的头,反而经常引起误会。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怪异的人。

  他的学习能力也比较差。普通孩子教几遍就会的东西,在儿子身上,我得教上千遍,甚至是上万遍,而且,还要不断地重复,因为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忘记。他的成长速度远远要比正常的孩子慢很多。

  这就是我的儿子,一个很难融入这个世界的孩子。但是不管有多难,我都会全力照顾他,把他治好。

  6年前,为了他,我辞掉了中国邮政的正式工作,在学校附近租了一个房子,专职照看他,日夜和他在一起,照顾他的日常生活,跟他一起上课,教他很多日常行为规范。儿子四岁半以前,都还不会走路,协调性很差,走哪儿都得我抱着。我们住在四楼,每次出门,都是从四楼抱到一楼,再从一楼抱回四楼。上课的时候,也是从一楼抱到五楼,再抱下来。他是近两年才学会的走路。

  最开始,我以为他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在这儿训练一两年就能上幼儿园,没想到,一待就是6年,这么长的时间,儿子才有了一点点进步。现在的他,勉强学会独立吃米饭,但还不大会用筷子。前不久,也勉强会了穿背心。冬天穿的衣服多,又复杂,还没有学会穿。

  照顾他,确实很辛苦,但是,有谁会放弃自己的孩子?他根本离不开人,离不开我。聚会逛街,这已经是很遥远的记忆了。我不知道还得多久,他才能完全自理,也许是十年,也许更久,但我会永远陪着他……因为我是他的妈妈,他离不开我。

  3 这个健身团,整整15年了我们谁也离不开谁因为它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讲述人:段金梅,夕阳红健身团团长

  6月18日,记者走进太原市第一机床厂宿舍区,远远地就看见一群身着红色服装的人在打健身球。随着音乐的起伏,她们变幻着队列,轻巧的健身球在空中飞舞盘旋,很是优美。跳这支健身舞的是一群中老年女士,队员平均年龄64岁。舞蹈队自2000成立后,风雨相伴,已经存在了整整15个年头。15年之久,团队没有解散,反而不断扩大,这离不开团长段金梅的努力,是她让四方来聚的陌生人,拧成了一股绳,只为一个单纯的目的——健身。

  退休之后,我组织了这支健身队,一直担任团长职务,带领大家锻炼。15年来,我几乎没有离开过大家,唯独有一次,我离开了团队。

  那年,大女儿突发疾病离开了我们,这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丈夫患有肺癌,常年卧病在家,有20年的时间。大女儿离开后,他因为受不了这个打击,也走了。一年之内,两个至亲先后离世。我整个人都快要垮了,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

  就在丈夫后事办理完没几天,健身队的队员到家里找我。“你快回来吧,没你,这个队就闹不成,干啥都能吵起来,谁也不服谁。”队友说,我不在的那两天,队里有点儿混乱,本来就要参加市里的红歌比赛了,却因为一些矛盾吵得不可开交。就在家里出事的这几天,队员们都义务来帮忙,还和我一起守灵……

  现在,大家需要我,我怎么能不管她们呢?或许忙起来,我就会忘记那些悲痛了。就这样,忙完丈夫的后事,没过三天,我就“回归”了。

  回到队里,我们开始排练节目,大家重新井井有条地练习起来,最后,还拿了一个二等奖。我很高兴,也为这个团队骄傲,这里面凝聚着每个人的汗水,有义务教练张巧花,有“后勤主管”贾继英,还有其他热心的队员,大家都积极热心地为团队付出,有人带来了自家的音响,有人自己动手,给队员们制作表演服装……慢慢地,我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全身心地投身到健身运动之中,心情开朗了,连原有的“三高”也全都降下来了,突然间觉得,我离不开这个团队。

  大家关心我,我也关心大家,尽量做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带头人。谁家有事儿了,我都会记在心上,积极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这也是作为团长的职责。以心换心,我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个头大,嗓门高,虽然是女人的身体,却是男人的性格,不爱计较,行事作风也是干脆利索,平时在队列中也很少说话,但关键时候,只要我一说话,大家基本都听我的。平日活动中,我们也免不了会吵嘴,但是,为了顾全大局,即使有些小情绪,给他们做做工作,队员们都会理解,事情过去也就好了。

  我爱这个大家庭,它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冯华 赵琴

  

 

(责任编辑:Wyatt)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招考
    • 备考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
    华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