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大学生村官
【导读】极贫村崛起的绿色传奇:追记村支书文朝荣,

 

   文朝荣在护林巡山。(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程天赐 冯雷

  身不离农村,心不离群众,手不离劳动。在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文朝荣,这位感动中国的爱民老支书、造林老英雄,虽已故去,但百姓念叨着他,山河大地铭记着他,他的精神,如一面旗,猎猎飘扬。

  他几十年如一日,在高寒贫瘠的海雀村带领群众斗荒山、战贫困、谋发展,书写了绝地求生的精彩传奇,淬炼了不向贫困弯腰的奋斗精神,创造了中央确定的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实践范例。

  他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带领群众科技兴农,建设环境美、精神美、产业美、生态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苦甲天下”的贫困村带上“林茂粮丰”的致富路。海雀村森林覆盖率从不足5%上升到70.4%,海雀村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朝荣成为海雀人心中的“村魂”。

  让我们走近这位逆境中点燃希望,给人信心与力量的平凡英雄,向英雄致敬!

  绿化荒山“第一锹”

  乌蒙山腹地的毕节市属典型喀斯特岩溶地区。海雀村素有毕节的“西伯利亚”之称。这个有780多人的苗族、彝族聚居村寨,坐落在海拔2300米的半山上,25度以上斜坡地占90%,生存条件极差。

  1985年,正当壮年的文朝荣接任村党支部书记不久,就遇到严重的低温灾害,原本水土流失的海雀雪上加霜,家家断粮,靠挖野菜、吃洋芋叶度日。新华社记者将真实情况上报后,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高度重视,批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看到民不聊生,村子因贫穷而惊动了中央,文朝荣心急如焚。他4次把自己的一份救济粮让给更困难的群众。心里想着,如何不再让党和政府为海雀担心牵挂。他一边救助群众,一边暗下决心,一定要挺起脊梁!基层干部是群众的主心骨,必须带领乡亲干出一番事业,不然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

  但是,怎样让全村群众吃饱饭,过上安逸日子呢?山上巴掌大的一块地群众都已经种了苞谷,没有地就把山上的树木砍了开荒种地,结果一下雨就把泥土冲走。石头越长越高,土地越种越薄。平时就爱学习、善思考的文朝荣想到:海雀村当务之急是要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保护生态。“山上有林就能挡住风沙;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他为海雀村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方向。

  于是,乌蒙山区这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不适宜人居”的土地上,海雀人在村支书文朝荣带领下,展开了一场绝处求生、科学发展的惊天壮举。

 

(责任编辑:Wyatt)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招考
    • 备考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
    华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