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01-9999 大学生村官
【导读】乡村儿童读书难待解,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四川古蔺纳盘小学,学生自主管理书屋。北京桂馨基金会供图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今日发布的2014年全国国民阅读报告显示,中国9至18岁未成年人的课外书阅读率和阅读量有所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乡村儿童阅读存在突出问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和随父母进城务工的打工子弟对读书的渴望非常高,但由于经济条件、图书室关闭及难以读到适合的图书等原因,他们很难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图书。

  京华时报(微博)记者李晋

  “买不起”的课外书

  有一次过生日,爸爸带海珠去书店想买一本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但在看到书的价格后,海珠还是将书放了回去,“那本书很贵的,爸妈赚钱已经很辛苦了,不能再花钱了。”

  一本用螺钉固定的书和它的主人渴望读书的模样不时出现在屈明颖的记忆中。

  屈明颖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助理,也是国民阅读报告调研团队的一员。

  小男孩叫小辉,家在东北的一个贫困村。

  在小辉家的床头一本包着书皮的书引起了去调研的屈明颖的注意。

  打开书,屈明颖发现,书已经被翻烂了,本已脱落的内页,被三颗螺钉固定着。

  小辉告诉她,这是同学给他的书,也是他唯一的一本课外书,每天都会翻看,不记得看过多少遍了,书页基本上全都掉下来,为了不让书散架,他就用螺钉把掉了的书页重新固定,包上了书皮。

  小辉的爸爸说,“孩子经常羡慕其他同学的故事书,但家里条件太差,能保证吃饱穿暖有学上就不错了,不可能再买课外书。”

  在屈明颖和同事走访过的贫困地区中,类似小辉的情况比较普遍,他们往往因为家庭贫困、父母不重视等原因,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课外书。

  即使在北京,也仍有学生读不到课外书。

  最近每天的午休时间,找同学借阅一本名为《爱的教育》的课外书,成了小学四年级的范海珠必做的事。

  这是全班唯一的课外书,书皮和书页已经被翻得皱皱巴巴,有些书页破损严重,被贴上透明胶条后,继续在同学们之间传阅。

  《爱的教育》本是班主任给自己孩子买的书,看到班里没有一本课外书,老师捐给了班里。为了读到书,海珠有一段时间没午休过,如果没有轮到自己读,她就在午休或课间跟同学借来先读。

  海珠所在的向上学校,是位于北京昌平区城乡接合部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李苏霞介绍,学校从学前班到初三,有800余名学生,学校没有图书室,有的班级虽然有图书角,但多数空空荡荡,摆放着作业本和粉笔盒,只有少数高年级的班级摆了二三十本课外书。

  海珠随父母从河南老家来到北京,妈妈做保洁,爸爸在工地上打工,家里很贫困,海珠从来没有开口向父母要过一本书。

  有一次生日,爸爸带她去书店想买一本书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但在看到书的价格后,海珠还是将书放了回去,“那本书很贵的,爸妈赚钱已经很辛苦了,不能再花钱了。”

  为了读到新书,她经常跑到有图书的班级去蹭书看,但好看的书早已被本班同学借走了,剩下的海珠表示“看不懂”,但她还是会拿上一本曹文轩的文集,“总有能看懂的故事吧。”

 

(责任编辑:Wyatt)

    经典图书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公务员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热门分站
    • 热门地市
    • 热门考试
    • 热门信息
    • 热门推荐
    • 招考
    • 备考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问知

    为您解答一切公考疑问
    华图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