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中国爆出连串食品安全丑闻,大城市的居民因此渴望吃到自然或传统方式种植(不使用大量化肥和杀虫剂)的农产品。83岁的李成才和他的妻子、76岁的程友芳两人是从这种趋势中受益。他们在黄山附近的田地种植白萝卜,在网上收到远方城市顾客的订单。许多人愿意花更多钱购买安全且美味的食物。
李氏夫妇住在安徽南部的璧山,当地人口2800人。他们的石屋在一条窄街上,两旁是一些破败的房屋。逾百年前,小村处于鼎盛时期,一些富商在这里建起宅院。如今许多村民,包括李氏的四个女儿都已迁居城市。2011年,中国城市人口首次超过总人口一半,但不识字而且只会说当地方言的李氏夫妇表示无意离开乡下。幸运的是,他们得到了一个新机会,而未来几年,许多农民也将得到这种机会。
约一年前,26岁的年轻村官张玉来找李成才。 2012年夏天,中国传媒业热议基因改造与食品安全问题,张玉和数名同事们一起想出一个主意。 他们以村官的名义在新浪微博上注册了一个账户,宣传黄山地区以传统方式种植的新鲜特产。不久之后,他们在阿里巴巴的淘宝网上开了一个商店,撮合当地农民与城市顾客。第一宗订单是买五磅甜粟米,买家是远在港口城市大连的居民。
这间名为 “ 年轻村官农场”的网上商店,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顾客,微博约有1万名粉丝。目前有客,在微博上约有1万名粉丝。 目前有27个农户为该商店供货,包括卖萝卜干的李成才夫妇。顾客在网上下订单,然后张玉转告农户,并解决物流与配送问题。张玉称,其商店成功是因为人们重新爱上当地的传统耕种方式,以及他们严格控制质量。她在社交网站上发布大量照片,详细说明。她的团队会检查农产品收成,丢弃不好的部分。她说:“我们倾向与山区农民合作,因为当地的自然环境较佳。”
张玉称,当地家庭一般每月收入只有600元人民币,而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农户能增加收入三分之一。他们的商店最畅销的商品为笋干、硬豆腐和罐装蜂蜜。许多农民不识字,也从未用过互联网,但是在年轻村官帮助下,他们仍能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经济利益。璧山某客栈的经理穆二说,他们可以使用“手机上的互联网”。张玉便是利用她的小米手机在微博上发布信息。
张玉的网上商店反映一个日益壮大的趋势 ,这趋势或将改变中国农村的经济前景,减慢年轻村民移居城市。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去年12月的一份报告显示,以农村IP注册的淘宝网商店去年增加25%,达到逾200万个。至少一些电子商务企业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还使一些人致富。以前务农的刘玉国2007年于北京郊区的居所创办了一个卖毛线的网上商店,如今他从内蒙古采购毛线,旺季时雇用200人。他现在开一辆宝马汽车。
农村居民也上网买当地商店不易买到的东西。因为电视与社交媒体的普及, “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如今也有很强的品牌意识,”波士顿顾问集团驻北京的Jeff Walters说。璧山的穆二说,他在淘宝买鞋,因为当地鞋店“只卖便宜的次货。”
2013年6月淘宝网一项研究发现,中国小城市消费者2012年网上购物占收入的比重超过大城市的消费者。麦肯锡全球研究院2013年3月一份名为《中国的电子零售革命》的报告指出,中国小城市的网上消费者平均花27%的可支配收入在网购上。麦肯锡中国合伙人及该报告的合著者陈有钢称,这“缩小了人们的期望与在地非网上商品供应之间的差距。”
在浙江遂昌,当地政府建立了网购商品的存放与取货点,方便居民在网上购物。澳洲悉尼大学商学院讲师Barney Tan曾于遂昌做研究,他说:“农民可以下单大量购买洗发精及农用物资,而当地已经建立一些通用的送货点。”
虽然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趋势未见逆转的迹象,但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确实提供了更多机会。“我们需要更好地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日前前往碧山研究农村发展的媒体编辑欧宁说。他对农村发展落后衍生的社会成本感到担忧。麦肯锡的陈有钢称,村民的网上商店及其他一些业务是有潜力的。他说:“中国人对各种食物的爱好正在打开市场。互联网已解放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企业家。”撰文/Christina Larson 编辑/孙昊然 翻译/小羽
总之 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中国去年以农村IP注册的网上商店增加25%,达到逾20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