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他们却留在农村,与父母难得见上一面。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却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作为扎根基层一线的大学生村官,要深刻认识到“留守儿童”这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奏响服务留守儿童之曲,心灵上给予关爱,学习上为之辅导,安全上加强保护,用关心、爱护和教育不在让孩子“孤单”。
奏响心灵关爱曲。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成长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偏差,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大学生村官要走村入户,深入调研,详细统计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建立健全信息台帐。要定期走访,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敞开心扉,与留守儿童细心交流,耐心接触,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要贯彻落实“两个一”,帮助留守儿童每周与父母通一次电话,每月给父母寄一封书信,拉近他们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要定期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将孩子们聚在一起,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让他们健康成长。
奏响学习辅导曲。由于农村教学条件较差,师资力量薄弱,加之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在外,留守儿童难免会出现“课上听不懂,课下没人管”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学习的质量。大学生村官要充分发挥知识丰富,脑子灵活的特点,利用孩子们的课余时间,选取合适地点,开设免费“辅导班”,弥补孩子们知识上的不足,监督他们用心学习。要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重要作用,通过上级申请和社会捐赠等渠道,增加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籍,并创新借阅方式,督促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拓宽他们的视野。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通过举办歌咏比赛、美术展览等形式,让留守儿童充分参与其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
奏响安全保护曲。留守儿童安全问题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责重泰山。大学生村官在关爱留守儿童之时,要时刻将安全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重视宣传,综合采取广播、座谈会、宣传纸以及深入走访等形式,将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安全注意事项告知每位村民,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要重视留守儿童自身的安全认识,通过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引人深入的小活动,潜移默化地将安全知识传递给他们。要重视保护留守儿童的安全措施,在易发危险的路段、塘坝等地方,要悬挂警示牌,并组织党员干部定时巡逻,构筑起保护留守儿童的安全防线,杜绝留守儿童安全问题的发生,共同为留守儿童撑起一把幸福安康的保护伞。
关爱留守儿童,切入点在“心理”,落脚点在“学习”,关键点在“安全”,大学生村官应变领导者为服务者,变“听唱者”为“钢琴家”,与党员干部一起奏响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曲”,共同托起留守儿童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