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顾客们,眼前就是老孟为您送来的宝贝!这些宝贝都是老孟亲手一个一个包装起来的,包装虽然不美观,但是朴实安全。希望能为您忙碌的都市生活送上一份健康,一丝温暖!”
老孟是谁?宝贝又是啥?初冬时节,千龙网记者一行驱车160公里,来到位于京北密云县不老屯镇的学艺厂村,见到了老孟和他的宝贝。
“老孟”其实是小孟。孟炳淋,今年不过29岁,说他“小”,除了岁数不大,还因为他个头小——不到1米7;资历浅——今年7月才来到学艺厂村,当上一名村支书助理。
就是这么个“小”村官,刚到任一个月就做了件全村破天荒的事儿:在淘宝网上开了家“不老尚品-山里农家店”,专营村里自产的山货,也就是小孟口中的“宝贝”。开头这段话就是小孟的“广告”。
画油画的大学生当上村官助理
当村官之前,孟炳淋算得上一个标准的“文艺男”——学了十几年的油画,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拿画笔的手突然扛上了锄头、掰起了玉米,这反差也忒大了。
对别人的惊诧,小孟倒想得挺开:“毕业时就业有压力、对未来也挺迷茫。与其无所事事,不如到基层沉淀沉淀,多锻炼一下自己。而且学艺厂村让我感觉特别亲切,因为这里的大山、山里朴实的村民跟我老家差不多。”
小孟的老家远在湖南邵阳,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北方的大山,“这里四季分明,永远是蓝蓝的天。”
初到学艺厂村,首先映入孟炳淋眼帘的是新村,这里是2005年实行泥石流整村搬迁后统一建设的。“当时感觉建设得很好,比我老家的条件还好很多。我觉得我当村官这一步走对了。”小孟说,平常他喜欢在村里的山路上走走,到各家各户串门,跟大叔、婶子们聊聊天、给他们打打下手,感觉日子过得很充实。
离新村不远,翻过一座小山坡就到了老村。与建筑规整划一的新村比,老村显得有些破败,低矮的土房里仍然住着五、六户人家,靠养蜂、种栗树过活。
透过依然保留着传统风貌的老村,孟炳淋似乎发现了学艺厂村的另一面,“不老屯镇地处密云水库北侧,受地理条件限制,这里不可能发展工业产业。学艺厂村里的农业主要是农果种植,经济收入单一。加上交通也不是很便利,离密云县城有50多公里的山路。所以,村里在经济发展上也面临一些困难。”
随着对村情村貌的更多了解,小孟有点坐不住了:“我来当村官助理,总得为村里做点什么。而我能做什么呢?”
“‘看不见摸不着’的买卖能靠谱吗?”
走家串户中小孟了解到,村里的山货不少,板栗、核桃、蜂蜜、柴鸡蛋,全部是绿色纯天然,不带一丁点儿污染,城里人天天念想的不就是这口儿么?凡是绿色天然的食品都能卖上好价钱。对!得让村里的“宝贝”走出大山,换来真金白银让村民们过上好日子。开个淘宝小店卖村里的特色农产品成不?
有了想法,小孟找到村里的老支书和新上任的陈伟杰书记聊天,他们的支持和帮助给了他很多启发。思路逐渐清晰,想法马上付诸行动。8月5号,“不老尚品-山里农家店”在淘宝上开张了,小孟给自己起了个“村里的梦”的网名,当起了“店掌柜”。
对于有美术功底的小孟来说,在淘宝上设计、注册个网店一点都不难,可接下来的太多事情都让这个“掌柜的”始料不及——货源、包装、找物流,每一桩都大费周折。
先说从村民家上货这事儿。小孟先来到生活相对艰辛的老村,跟大叔婶子们商量,在网上帮他们卖山货。“我告诉他们说,咱家散养的土鸡、自产的蜂蜜、树上的核桃都能在网上卖钱。刚开始村民都挺高兴,说能卖出去换钱当然好啊,可以补贴家用。后来一听说得先把货交给我,买出货之后再等着客户付钱,大家就都不愿意了。”
原来,村民们要卖山货都是赶五六公里的山路,到不老屯镇上的大集上去卖,路途远不说,销售也不稳定。现在有了这坐等收钱的好事,村民为啥还不乐意呢?小孟说,山里人特别实在,也特别传统,早习惯了祖祖辈辈一手交货一手拿钱的买卖方式,现在要压货付账,主顾在电脑那一头,看不见摸不着,这能靠谱吗?
酒香不怕巷子深 原生态山货引来广东客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小孟为大家想了个“靠谱”的辙——用自己的钱先把村民的货买下来,再在网店上销售出去,这样就能让村民们第一时间拿到现钱。于是,小孟上任后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换回了村民家的柴鸡蛋、山核桃和野蜂蜜。
货源解决了,物流问题接踵而至。学艺厂村地处深山,离密云县城有50多公里,货怎么往外发呢?刚开始小孟跑到县城联系了几家快递公司谈“合作”,可发货量不大、路途太远,就凭这两条,对方一下把小孟“撅”了回来。
无奈之下小孟又找到村支书陈伟杰拿主意,最终书记帮他协调了当地的村村通公交司机,让他们帮忙把货物带到县城,再转交快递公司发货。
就这样,采购、包装、发货等主要环节小孟全部亲力亲为,微博、微信朋友圈,都成了小孟为小店“打广告”的地盘。终于,在小店开张十几天后,盼来了第一单生意。
小孟记得很清楚,这竟是一位远在广东珠海的主顾,他买了柴鸡蛋和蜂蜜,虽然这单货才100多块钱,但小孟当时特别兴奋,“这么远的网友都能光顾,这就是网络销售的能量,也证明了绿色食品的市场需求。”原来只是想尝试一下的小孟这回坚定了把网店做下去的信心。
用最质朴的心经营最质朴的山货
小孟日常办公的小屋就在村委会,这儿也是他的宿舍。一进门,小孟总是习惯性地先打开电脑,看看淘宝上有没有客户新下的单、有没有客户的留言。“我特地在手机上下载了淘宝客户端,出门时也能跟客户联系。”说话间,电脑传来“滴滴”的提示音,小孟一看,是有人刚刚下单订了一箱柴鸡蛋和两瓶蜂蜜。
小孟确认客户信息后马上开始装货。为了怕鸡蛋在物流中遭到磕碰,他要把每个鸡蛋包上两层网格套,然后再一个个整齐地码放在充气袋中。“100个鸡蛋我就得包上200层网套,确实挺麻烦的。但是客户收到货之后看到这么精细的包装,是不是就会觉得挺温暖的?”小孟一边装货,一边自言自语道。
为了推广销路,小孟还针对网络营销的特性想了好多办法。国庆节回馈、双十一促销,每个热门节点,小孟都会推出相应的农家礼盒打包促销,无论是板栗加核桃、还是蜂蜜加鸡蛋的套餐组合,小孟都是精心搭配,并附上他亲自拍摄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所有尚品都是山里农家源产地直供,自然原味,健康生态。包装虽不算美观,却朴实安全!”正如这简朴直白的文字一样,小孟也在用他最质朴的心经营着最质朴的山货。
小网店生意红火 带动村民致富
打开“不老尚品”在淘宝上的网页,热销排行榜上,农家散养土鸡蛋、农家纸皮核桃、农家生态蜂蜜高居前三甲,特别是柴鸡蛋,从开张后成交纪录高达149笔。
最让小孟高兴的是,网上这一连串的销售记录,直接为村民带来了喜人收入。住在学艺厂老村的王伯忠是在小孟的劝说下最早尝试网络销售的村民,如今他已经成为小孟的固定“供货商”。
走进王伯忠的家,十几只油鸡正在院子里悠闲地觅食。“伯忠在屋吗?”随着小孟的招呼,一位壮汉应声而出。“家里还有柴鸡蛋吗?最近网上鸡蛋卖得挺火。”“天儿凉了,鸡都不爱下了,没存几个了呢!蜂蜜倒还有些个!”王伯忠与小孟熟络地搭着话,一边对记者夸起了小孟:“有了这个网店,俺们卖山货可比以前省心了,不用赶山路往镇上跑了,收入也有保障。”
王伯忠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在网上卖的钱比自己到镇上能多卖出10-20%呢!“在小孟那网店上,俺家的柴鸡蛋论个卖,一个就二块二呢!自从有了这网上的店,咱家一百多斤柴鸡蛋和蜂蜜都不愁找下家了。”
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更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小孟的努力下,“不老尚品”网店生意越来越红火,掐指算来,网店开张近三个月了,销售额已近两万元,累计成交蜂蜜200多公斤、鸡蛋150余公斤、核桃750余公斤、板栗250余公斤。
未来梦想:研发深加工绿色农产品
眼下随着冬闲季节的到来,各种山货进入出产淡季,小孟的网店生意也有些清淡了。这个闲不住的小伙子又有了新的想法。“光靠着鸡蛋、蜂蜜啥的,小店还是做不大,农民增收致富的步子也太小。”小孟琢磨着,如果把这些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改变单一的原生态模式,不仅能解决这些山货的储存问题,还能提高销售价格。
小孟专门到北京各大超市做了调查,发现所有上市的蜂蜜都是装在瓶里的单一形态,能不能打破它固有的形态和饮用方式呢?“比如能不能给它做成像可口可乐似的易拉罐饮料?能不能把它做成像牛奶似的利乐枕?原料还是我们山里的绿色农产品,成份口感也不变,但是更便携,包装更美观,绝对比可乐健康吧?如果能够进城里的大超市,一定会有销路。”
他已经开始着手寻找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了,“如果找到这样的技术研发,我下一步肯定会做这个。”
小孟愈发觉得自己还有太多知识需要学习,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市场研发,这里边的学问大着呢。“光做淘宝店肯定做不大,未来一定要有多渠道销售模式。”小孟憧憬着,将来能扩大山村里农产品的种植养殖规模,那时农民的收入肯定会大幅增加。在小孟心里,大山里的这些“宝贝”应该有更好的未来。(记者 王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