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选择追求才来到这里,田野上的青春写进我的履历,多彩的梦想在这里开花,用汗水和智慧捧出金秋甜蜜……”这是获得“大学生村官之歌”评选最佳金曲《拥抱大地》的歌词,也是27岁的郑建学最爱哼唱的旋律。
再过几天,郑建学在桃城区河沿镇常家庄村当大学生村官就整整四年了。四年前,当他带着铺盖卷第一次走进这个仅215口人的小村时,面对的是一双双观望怀疑的眼睛。1400多个日夜过去,郑建学用默默无闻和一心一意的付出,换来的是信任的目光和一双双温暖的手。
“我愿意和农民在一起”
郑建学从小在农村长大,三岁时父亲早逝,贫寒的境遇练就了他刚毅执着、顽强向上的性格。在河北农业大学求学期间,他担任班级和学生会干部,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后不久,听说可以选聘到农村当“村官”,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也从此开始了这段艰辛却有意义的经历。
“我就是农民的孩子,我愿意和他们在一起。有人说基层很辛苦,我却觉得很踏实,很幸福。”郑建学看上去文质彬彬,言谈举止却透着一股朴素、实在劲儿。一回回坐到农户炕头上倾听心声、嘘寒问暖;一次次到田间地头一起劳动、推心置腹;谁家来信了,谁家需要交电费了,他都主动上门送信通知;他还积极联系跑办,帮村里建图书室、乒乓球台……渐渐地,无论男女老幼,村民都愿意和他打个招呼,拉拉家常,说说心里话。
低保户和他感情深
要说村民里和郑建学感情最深的,就是76岁的低保户赵金强。老人的闺女远嫁外地,多年来一直独自居住。第一次入户走访时,郑建学发现,老人的一间屋子塌了,取暖的煤也烧完了,他腿脚不便,却不愿意麻烦别人。郑建学紧紧地握着老人的手,心酸不已。他二话没说,借了辆三轮车一口气骑到了十几里外的煤厂,自己出钱为老人买回了蜂窝煤。第二年开春后,他在村两委会提出为老人修葺危房的建议顺利通过,老人的房子也很快修好。而他给老人买煤的事情,四年来已经形成了惯例。每年冬天,郑建学都要亲自跑一趟煤厂。平日里,他也三天两头地去看望老人。有时候回家母亲做了好吃的,他也不忘给赵金强老人带些回去。如今,老人逢人便夸“建学这孩子,心眼儿好……”
时间长了,郑建学和大伙儿打成了一片,也经常被热情的村民拉到家里吃饭。郑建学感觉最香甜的,是在村民赵老五家吃的那顿“花生大餐”。2010年夏天,赵老五家种了很多花生,但长出的新叶总是发黄,赵老五媳妇儿头一次遇见,其他村民也不清楚,她担心减产,就拉住郑建学,非要问出个究竟。郑建学虽然是农大毕业,但是学的却不是农作物专业,这个问题可难倒了他。回去以后,郑建学上网查了许多资料,还向卖农资的专业技术人员咨询,最终弄明白是缺乏硫元素的原因。他把防治方法告诉了老五媳妇儿,不久,她家的花生病害就转好了。秋后花生大丰收,赵老五一家把郑建学叫到家里,吃了这顿“花生大餐”。
村民信赖的支部副书记
农村的工作是琐碎的,修机井、挖管道、过秋过麦、浇地采摘、邻里纠纷、环境整治、买办采购、联系施工等等,无论什么事儿,郑建学都一丝不苟。村支书赵九胜对他的成熟干练赞不绝口,村民们对他的信赖也日益加强。
2009年12月,郑建学刚到常家庄时,组织安排的职务是党支部书记助理;2011年,他被选为村团支部书记;2012年,在村党支部换届中,经全村党员投票,他高票当选为常家庄村党支部成员,今年1月又并被组织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从去年春天开始,因为原来的老会计生病,加上村民的充分信任,他还兼任了村里的会计。值得一提的是,他负责的会计工作因为做到了账务公开、收支透明,在河沿镇多次季度考核中被测评为“100分”。
小村里推动大“改革”
随着对村情民意的熟悉和了解,结合对中央、省、市大政方针政策的掌握,郑建学还在村里开展了两项大“改革”——精简各种会议,提高办事效率。村里开会一般都在晚饭后,不管大事小情儿,经常拖里拖沓地讨论到深夜十一二点,而且往往没个明确的结果;村民需要盖章、出证明,以前村里是集中一段时间再办,经常耽误事儿。郑建学为此多次在村两委会上提议,并耐心细致地给委员们讲政策、摆道理。在他的推动下,村里的会议精简了,时间也大大缩短了,谁需要盖章,一般当天就能办妥。
“农村工作大有可为,下一步,我打算协助村集体做好土地流转和新民居建设,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谈及未来,郑建学信心满满,这位自称常家庄村“216号”的编外村民,将继续在田野上书写更绚烂的青春……
衡水新闻网-衡水晚报记者 薛倩
2014国家公务员真题解析会 智能化估分 国考全面报道专题 面试课程体系 面试备考方案
(责任编辑:谢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