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互联网与农业生产各环节、各领域的相互融合,用“互联网+”的思维提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科学化、现代化程度,促进管理服务高效化,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在农村改革、农业生产各环节服务工作当中,积极建设土地流转公共服务平台,指导农村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加快开发土地确权数据库管理系统,以真实准确的数据确保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质量;全面推广使用具有远程教育、远程咨询等功能的农业专家远程诊断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效率;充分发挥 “张掖农业信息网”在全市农业信息发布中的主导地位,定期更新发布农资和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指导农业生产;继续完善已建成的“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推动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等技术在农产品质量追溯中的应用,力争质量安全监管平台覆盖全部乡镇和农产品、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实现所有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三、以产品营销“电商化”为突破,拓展市场销售渠道
一是强化政府推动。加强农村电商发展的统一规划布局,加快改革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自由宽松环境。二是推进资源整合。以“支持100家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电商化”项目实施为依托,组建专业团队,择优整合100家农业经营主体的100类产品资源,搭建统一的市级电商营销平台及运营服务中心,培育从事电商创业中小卖家分销团队,通过“农特产品整合、电商企业整合、中小卖家整合”三个层面整合,集中优质资源,凝聚电商人才,实现抱团式发展。三是注重线下体验。充分考虑农产品的体验特性,采取农特产品O2O营销模式,通过“线上引流”与“线下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传统渠道与现代渠道相互融合,不断拓展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四是完善供应体系。按照“一县一平台、一乡一中心、一村一网点”全面开花的方式,疏通农产品流通各个环节,建设以市级平台为物流集散中心,县、乡、村电商服务网点为中转的农产品供应体系,统一包装贴标、统一物流配送、统一售后服务,着力打造“金张掖”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
四、以生产生活“信息化”为目标,完善农村信息服务
农业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是“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优先发展布局,加快推动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打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各种农业信息全方位地渗透到农村一线,是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必要保障。一是深入实施农村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工程,在已完成六县区远程课堂、农情监测、病虫害预警防控等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市354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点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二期工程,以合作社、龙头企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主,配备电子屏、电脑、日光温室智能系统,不断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二是引导推进各类村级网络资源整合,探索试点“村级信息服务点、村级邮政服务点、村级电商服务点”三点合一,形成以信息促进生产,以生产带动流通,以流通保障电商的村级信息服务格局。三是充分发挥“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功能作用,建立健全农技、土肥、植保、经作、种子、环保、沼气、经管等相关技术的农业专家咨询队伍,实行轮流值班制度,随时解答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同时,不断创新信息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方式,积极推广应用“农业动态”手机APP、“12316”QQ互动群、“张掖农政通”等信息服务平台。四是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为依托,整合现有各类培训资源,加快“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训普及互联网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应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培育“新农人”,促进“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农民的深度融合。(转载农业部)
推荐:更多考试信息请查看华图教育大学生村考试频道,了解大学生村官考试时间,大学生村官考试试题。(责任编辑:Ci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