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03 17:29:50 大学生村官 http://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村官网
【导读】华图大学生村官考试网同步村官网发布:高校有责任帮助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农村 更多资讯请关注华图微信公众号。
●“村官”计划为大学生提供了与基层百姓零距离“亲密接触”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基层作为锻炼、培养干部主阵地的作用,促进了扎根于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的形成。
●高校不仅是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者和输出者,更是他们的“娘家”和坚强后盾,切实帮助大学生“村官”真正安心扎根农村,帮助他们在服务农村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这是高校在新时期的社会责任,高校理应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
中组部等有关部门日前决定,从2008年开始,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中国农业大学也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积极参加了这一计划。“村官”计划不仅拓展了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通道,扩大了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更重要的是,“村官”计划为大学生提供了与基层百姓零距离“亲密接触”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基层作为锻炼、培养干部主阵地的作用,促进了扎根于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的形成。
引导大学生到农村任职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在为大学生就业和干部培养带来崭新视野的同时也会出现种种问题和困难,例如,如何帮助大学生“村官”勇敢面对困难,真正“扎根”农村;如何帮助大学生“村官”丰富知识、提高能力,适应农村基层工作,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实绩;如何实现对大学生“村官”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激励,帮助其合理规划成长成才道路,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政策层面的统一考虑和宏观设计,更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农村基层组织等积极发挥作用。其中,高校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者和输出者,更要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上的独特优势,做到不仅将“村官”“扶上马”,更要“送一程”,为“村官”的成长和成才保驾护航。简言之,就是围绕大学生“村官”的推荐选拔、岗前培训和支持服务环节,高校应当认真组织实施,深入开展工作。
选聘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不单是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困难,更是为了推动农村的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为了优化基层干部队伍,培养年轻后备人才,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因此,选聘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大学生,不仅要在知识结构上与农村基层的需求相适应,更应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因此,高校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工作,明确选聘工作程序,做到层层选拔、严格把关、好中选优,确保向基层推荐综合素质优秀的毕业生。只有把握好了大学生“村官”的源头,才能真正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如中国农大近两年选聘的234名大学生“村官”中,有研究生28人,本科生206人,党员占到52%,其中大多担任过学生干部,其专业背景也大多为农村基层工作紧缺和急需,优秀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的知识结构为“村官”们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虽然有热情、有抱负,也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识,但社会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从大学校园到没有围墙的广阔田野,不可避免会产生心理落差,“村官”们所要面对的工作环境和所要处理问题的复杂程度也往往超出了大学生们的预想。因此,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岗前培训工作十分重要。适时适宜、全面系统的岗前培训有利于大学生“村官”尽早实现从在校学生向农村基层工作者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和熟悉基层的工作环境,做好心理和业务上的准备,便于其顺利开展工作。在“村官”选聘工作完成后,高校应从思想上和业务能力上加强对即将担任“村官”的毕业生的培训工作,丰富培训内容,活跃培训形式。
当前,社会和政府层面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还不十分完善,后续服务和配套措施还不十分到位,进一步发展方向也不够明确,难以提供较好的支持服务。高校是大学生“村官”的输出者,是他们最亲密的“娘家”,由高校整合各方资源,发挥科教优势,为“村官”排忧解难,提供全面支持服务是最为自然的选择。因此,高校应首先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熟悉了解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的状态,掌握他们所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其次,高校可以充分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智力支持,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保障大学生“村官”安心工作;再次,高校可以牵头建立大学生“村官”的交流平台,帮助大学生“村官”交流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能力;最后,高校可利用其学科专业优势,加强村官的在职培训,提高大学生“村官”的综合素质,为其未来发展提供便利。中国农大在这些方面进行过一些有益探索,如学校将“红色1+1科技行动”与“村官”工作结合起来,组织开展对口支援,实施县校共建计划,为“村官”所在县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同时也为“村官”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工作平台;学校组织了“村官”论坛,邀请大学生“村官”回到母校交流经验,同时他们也以自己的“现身说法”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学生参与到“村官”计划中;学校还于2007年开始设立“农业推广硕士”,面向大学生“村官”单独考试和招生,为“村官”充电。
总之,高校不仅是大学生“村官”的培养者和输出者,更是他们的“娘家”和坚强后盾,切实帮助大学生“村官”真正安心扎根农村,帮助他们在服务农村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这是高校在新时期的社会责任,高校理应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
(编辑:admin)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