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刘学杰在挑拣鹌鹑蛋。
“刚入职的时候,我是白皮肤黑头发,现如今我是黑皮肤白头发。”25岁的刘学杰是一个干练、乐观的重庆小伙子,一见面,他就向记者展示了幽默风趣的个性。2012年6月,他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放弃了城里优越的工作,远离家乡的繁华,考上了四川省岳池县花园镇高石梯村主任助理。
入职一年后,刘学杰开始探索适合高石梯村经济发展的路子。2013年9月10日,刘学杰向村里提交了自己酝酿已久的鹌鹑养殖项目策划书。村书记看完策划书后,问了两个问题:鹌鹑养殖的技术何来?市场前景怎样?对此,刘学杰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我从小就是看着鹌鹑长大的。我的大伯和叔父都在养鹌鹑,而且技术相当娴熟。经过几个月的调研,我发现岳池县乃至整个广安市根本没人养鹌鹑,但这里对鹌鹑的需求量并不小,一些商贩不惜高价从外面购进。因此,市场和技术都没问题。”村书记听后点点头,很快便将贷款手续办完了。
得到贷款后的刘学杰满怀信心,着手整改场地,制作笼具。刘学杰以每年1500元的价格,租到了一户占地面积86个平方的老房子作为鹌鹑养殖场。考虑到地方狭小,如果全部用来养鹌鹑,则没有住和堆放饲料的空间。如果不全部拿来养鹌鹑,就达不到预期的养殖规模。于是他在旁边修了一间24平方米的“创业屋”,供自己居住和堆放饲料。
记者走进“创业屋”,发现屋内没有电视、电脑和网络,屋外鹌鹑的异味儿阵阵飘来。小屋的墙上挂着一把木吉他,床头堆放了几本书。唯一的家具是一张单人床,唯一的电器是一个电灯泡,唯一的娱乐设备是一台破旧的收音机。刘学杰告诉我们,每晚九点,他都会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那些年》,倾听着阿里巴巴马云、新东方俞敏洪、新希望刘永好、格力董明珠、通威刘汉元的创业故事。也正是他们的故事不断激励着自己勇往直前。有时他也会坐在屋顶,望着漆黑的远方,用那把木吉他弹奏着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和许巍的《故乡》……异乡路上,在每一个孤独的夜晚,陪伴他的也只有这些。
当记者问及这种光线能看书吗?刘学杰笑答:“能!这个灯泡在夜里亮得很呢!”也许,正是这股子乐观精神支撑着他跨越了创业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为了能提高效率,刘学杰每天7点起床,而吃晚饭通常都是晚上八点以后了。自从搞了这个养殖场,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孩子出生三个月了,刘学杰因为忙碌都没有回去看过一眼。
2014年春节刚过,他把母亲也叫来帮忙,刘学杰自嘲道:“我一个人嫁到四川来,一家人也都跟着我嫁到四川来了。”其实,当初作为一名大学生养殖鹌鹑,父母是极力反对的。他们认为,读了大学,养鹌鹑是不务正业。但是刘学杰却说,大学生养鹌鹑和普通人养鹌鹑是有区别的,因为我们有知识,懂科技,总有一天,会超越其他人。
鹌鹑养殖是一门技术,刘学杰在工作之余,经常到高石梯村农家书屋仔细阅读鹌鹑养殖书籍,并向镇防疫站兽医耐心求教。接着,他又忙着研发饲料,自己研发的饲料比市场价每斤降低了五毛钱,仅此一项,一年就节省成本10万元。
目前,刘学杰养殖了12000只鹌鹑,每天能产蛋230斤,产品供不应求。现在,村里已有3户村民前来学习养殖技术。刘学杰不仅免费指导他们,还总是耐心地为他们讲解技术细节。谈到未来的规划,刘学杰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他想在不远的将来办一个现代化的规模养殖场:自己研发饲料,养殖鹌鹑,建一个沼气池,处理粪便发酵,沼气可供日常照明、做饭,发酵完的废水废渣,可用于养鱼、种植花卉、苗木、蔬菜……
当村官的两年,刘学杰俨然成熟了许多。对于大学生村官,他是这样理解的,“应该带着自己学到的知识、科技和新的理念回到农村,去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为民。相信心在哪儿,风景就在哪儿。”